•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
  • 日期 : 2025-09-05     点击量 : 19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2025级新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大连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请各学院认真组织学习,全面落实本方案要求,确保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一、指导思想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书育人规律,充分发挥学院主体作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确立与时代背景和大学生活相适应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确立自己的生涯规划和人生理想,了解学校并热爱所学专业,引导新生立志成才、全面发展、奋发有为。
      二、领导小组
      组长:主管学生工作校领导
      副组长:学生工作处处长
      成员:二级学院主管学生工作书记(副书记)
      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
      三、教育主题
      职院新征程 挺膺向未来
      四、教育时间
      新生的入学教育时间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分为集中教育和常规教育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集中教育阶段,以学校、学院教育为主
      教育时间:9月7日—9月30日
      第二阶段:常规教育阶段,以学院、专业、班级教育为主
      教育时间:10月—12月
     五、教育内容与目标
      (一)思想政治教育
      1、理想信念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通过形势政策报告、主题讲座、经典研读和榜样示范等多种形式,引导新生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刻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重点增强新生的成才内驱力和学习主动性,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助力其树立远大志向和科学成才观,为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2、爱国主义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核心主题,系统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军训总结等仪式和活动,整合校内外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将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认同,引导学生树立理性、深刻、持久的爱国情怀。注重价值引领与行为转化,激励新生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刻苦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的实际行动,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
      3、校情校史教育。充分利用校史馆、专业实训室、工匠馆等育人平台,组织新生系统参观校园、观看校情宣传片、开展实训室开放日等活动,全面介绍学校发展历程、办学成就、精神文化、校训校风,深入解读学科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整合非遗资源,开设民间美术、传统工艺等实践体验项目,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引导学生在感知传统文化魅力中增进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集体观念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新生特点,系统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依托军训、运动会、团队拓展等集体活动,强化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引导新生在实践体验中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沟通协作能力。注重培养不畏困难、互助友爱的集体精神,帮助新生快速融入集体生活,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和校园文化氛围。
      5、感恩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围绕“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三大主题,系统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感恩实践活动。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志愿服务、亲情书信、感恩寄语等载体,引导新生在认知上深化感恩意识,在行动中主动表达感恩之情,自觉抵制漠视回报、缺乏责任的现象,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情感共融能力。诚信教育重点聚焦学费缴纳、助学贷款履约与诚信应考等环节,在做好“绿色通道”及助学政策宣传的同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细致开展诚信观念引导,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牢固树立“主动缴费、按时还款、诚实应试”的守信行为规范,筑牢校园诚信文化根基。。
      (二)日常生活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1、校规校纪教育。通过专题宣讲、案例解读、主题班会及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新生系统学习《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手册》及各项学生管理制度,重点强化学风建设与考试纪律要求。开展校规校纪知识竞赛测试,对学习教育成效进行考核评估。注重教育引导与行为转化相结合,帮助新生将制度约束内化为自觉遵守的行为习惯,筑牢遵纪守法、自我管理的坚实基础,营造风清气正、严谨求实的校园氛围。
      2、生命安全教育。为切实提升新生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学生人身与财产安全,面向新生系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结合校园及周边环境特点,依托典型案例分析和专业安全知识讲解,重点开展防诈骗、消防演练、防溺水、反霸凌、运动防护等专题教育活动。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与自救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3、生活适应教育。帮助新生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全面提升其生活适应与心理调适能力,教育内容涵盖学习方法、生活环境、生活节奏及心理适应四个维度,依托辅导员引导、高年级学生帮扶、主题班会和适应性训练营等多种形式,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多层级的支持网络,营造包容、互助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积极调整状态、融入集体、掌握基本自我管理能力,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逐步实现心理与行为层面的顺利过渡,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基础文明教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重点开展礼仪规范、尊师重教、公寓文明等专题教育。通过制定文明公约、组织主题班会、开展宿舍文化创建及日常行为引导等方式,强化学生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推动文明礼仪内化为日常习惯,营造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校园文明风尚。
      5、网络安全教育。以提升网络素养、筑牢安全防线为目标,系统开展网络法规、信息鉴别、防诈骗和健康用网教育。通过建设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平台、规范微信群与公众号管理,组织网络安全宣传周、反诈专题讲座、网络文明主题班会等活动,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引导学生科学用网、理性表达,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预防网络沉迷,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三)发展规划教育
      1、专业导入教育。系统组织专业介绍会、实训室开放日、校企合作项目说明及优秀校友分享等活动,全面展示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发展路径、师资力量与就业前景,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认知,增强学习信心与归属感,引导其科学规划学业、树立稳固的专业发展观念。
      2、学业发展规划教育。通过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学业目标工作坊及个性化学习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业发展方向,掌握阶段性目标制定方法。以考试、职业资格认证、专升本等为抓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与成效,系统开发其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学业成长与职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3、素质教育学分解读。面向新生系统开展素质教育学分专题解读,重点围绕《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及《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过程与评估手册》,详细说明学分设定标准、获取途径、认定流程、项目内容及课程要求。通过专题讲座、班会等方式帮助学生清晰理解三年所需完成的素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并将学分要求有机融入入学教育环节,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工程,有效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发展实践。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向新生开展系统的职业规划启蒙教育,通过职业测评、专家讲座、校友分享及个人发展规划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探索职业兴趣与专业方向,明确就业、职业发展与人生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志趣、能力特长与专业背景,初步制定符合个人发展的短、中、长期规划,增强职业认知与决策能力,为未来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心理健康教育。以“新生助跑计划”为载体,系统开展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普测、专题讲座、团体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建立校家社协同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养,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提供有效支持。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1、集中教育与常规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阶段,通过校情校史校纪校规教育、安全教育、专业导入教育、开学典礼、军训等活动,让新生了解大学,感知职院,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初步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常规教育阶段,通过和谐班级与优良班风学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学生队伍建设等方式,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成才观,规划个人发展,顺利度过大学适应期。
      2、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在对新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要结合素质教育学分重点做好发展规划教育,使学生从一入学就能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整体规划,形成科学的发展观和成才观。
      3、教师教育与学长教育相结合。要注意发挥高年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对新生的传帮带作用,使新生从身边高年级学生中找到自己的榜样,发挥学长教育的作用。
      4、日常教育与生活关怀相结合。新生一入学,会在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产生不适应,各二级学院应为学生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关怀以情感人,通过教育以理服人。
      (二)创新载体、注重实效
      各二级学院要根据新生特点,结合实际,以教育引导为主,不拘陈规,大胆创新,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如主题班会、座谈会、实地参观、音像展播、文化活动等,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三)主题鲜明、特色突出
      各二级学院要针对本学院专业特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找准入学教育切入点,从3大类15项教育内容中挑选1-2项重点项目进行“主题鲜明、突出特色”的教育。同时,鼓励重点项目在今后形成本学院的长效教育机制。
      (四)注重总结、促进转化
      1、新生入学教育结束后,各学院要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内容分为工作综述、创新做法、典型事例,字数控制在3000字左右,文末注明执笔人,纸质版材料本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要签字,同时材料电子档后附最能反映创新做法或典型事例的图片5张,并于2025年12月23日(周二)14:00前报送至学生工作处。
      2、学生工作处将通过召开新生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各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情况与效果,组织各学院进行入学教育经验交流。
     
      联系人:何勇
     
     
     
    学生工作处
    2025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