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难中青春之歌如此激昂----献给抗震救灾中勇于担当激情奉献的中国大学生
  • 日期 : 2008-06-12     点击量 : 2958

    大地震动,苍天哭泣。8.0级大地震!数万人埋在废墟!数百万人痛失家园!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通过电视,通过网络,通过报纸,通过广播,灾情报道迅速传到中国每一个角落。

      校园顿时失去往日的平静,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热血沸腾。

      他们要用自己焕发着青春气息的血浆,挽救灾区同胞的生命;他们要用浓浓真情,抚慰灾区同胞失去亲人的伤悲;他们要用还显稚嫩的肩膀,为民族和国家分担一分忧患。

      有人说,这场大地震,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国和中国人民。

      我们也想说,这场大地震,让世人更加了解了中国大学生!

      用热血解读“生命高于一切”――

      “我恨不得能献800毫升,但是医生只允许我献200毫升”

      汶川大地震像恶魔一样吞噬着生命、用伤痛折磨着劫后余生的人们。抢救在地震中受伤的人民群众需要手术、濒临死亡线的人们需要紧急救治,灾区的血液告急!

      巴蜀告急,华夏同心。大学生们义无反顾,卷起袖管,加入到献血洪流当中。

      在成都、在重庆;在北京、在天津;在上海、在南京;在广州、在深圳,排队献血的队伍里随处可见大学生们踊跃的身影。

      在华中农业大学献血站,许多学生排起了队,由于是限量采血,天气又比较热,医务人员劝大家回去。但大学生们都在原地等着,每个人额上都是密密的汗珠,没有人离开。经济学0502班的段祖雄十分后悔地说:“我要是不去吃饭就好了,刚吃完饭过来就不发登记单了。”

      看着自己的鲜血一滴滴流进血袋里,北京交通大学学生李轶笑了,笑容里流露出自豪:“我恨不得能献800毫升,但是医生只允许我献200毫升。”

      本来北京市血液中心没有安排到北京交通大学采血,但是在学生们的一再要求下,血液中心派了一辆采血车开进校园,校医院、校团委和校志愿者服务团紧急通过网络发布、短信传递的方式通知各院系。尽管通知的时间很紧张,但仍然有300多名学生5月14日一早便赶到献血现场。

      看到学生们踊跃献血的情景,北京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感动地说,从清华大学到北京交通大学,我们处处感受到的是青年学子们对灾区人民的深情,从他们年轻、健康的身体里流出来的鲜血将与他们的精神一道,在获救的生命中延伸。


    捐出的是真挚的情感和滚烫的心――

     

      “宁愿未来一个月啃馒头咸菜,也不能让灾区人民饿肚子”

      5月14日,西南大学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募捐倡议:向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的群众伸出援手,与抗震一线的军民团结一心、共渡难关,用青春和爱心共筑民族抗震墙!

      聚成城之志,解灾区之危。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在中国大地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们迅速行动起来,踊跃为灾区捐款。

      震后第二天,南方医科大学师生就展开了捐赠活动,校园里设立了多个捐赠点。募捐台前挤满了踊跃捐款的师生。

      不少学生捐款的数额高达1000元人民币。当旁人问及捐这么多钱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时,“宁愿未来一个月啃馒头、咸菜,也不能让灾区人民饿肚子。”这是他们给出的回答!

      大多数学生捐出的钱没有成千上万,可能就是几十、几百,但是这些钱都是他们非常有限的生活费!他们捧出的分明是一颗心,一颗滚烫的心。

      在大学生的捐款册上,有一笔捐款让人感动落泪。这笔捐款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尤升磊的遗愿。患白血病离世前弥留之际的他,把剩余的治疗费39643.84元全部捐给四川灾区。

      在与病魔搏斗了4个多月之后,5月14日早晨,尤升磊永远地离开了爱他的老师和同学,离开了他所熟悉的校园。

      “那是5月13日,当得知地震发生的消息后,还在病床上的升磊跟我说,想给灾区捐款,我说你放心吧,等你病好了咱们就捐,谁知,14日一早升磊就……”尤升磊的父亲哽咽着说,“当时升磊感觉到自己呼吸困难,一边吸氧,一边一字一句地跟我说,如果他不行了,就把学校捐给他的治病的钱都捐给灾区……”

      尤升磊去世后,学院给他的家里送去了5000元慰问款,但是,他们家里把这笔钱和剩余的治疗款都放在一起,全家人又凑了一些钱,全部都捐给了灾区。

      在震后这段特别的日子里,大学生由衷而发的真情和爱心,得到全社会的赞许。
     

    奉献是志愿者的无限动力――

      “我要再多救几个人,我要再多尽一份力”

      又一条鲜活的生命获救了!

      对于西南交通大学国防生郭晨阳来说,这是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5月13日下午,作为首批奔赴灾区的志愿者,他和队友们一起,把压在都江堰光明巷坍塌大梁下的女孩成功救了出来!

      可是谁都不知道,郭晨阳的家就在都江堰。当他过家门而不入奋不顾身救人的时候,他的爷爷和外婆在地震中不幸遇难。

      自“5?12”地震灾情传来,大学生们纷纷自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什么?”“只要灾区需要,我们都愿意在第一时间出现!时刻准备,听从召唤!”这如山誓言,就是大学生志愿者的回答。

      短时间内,黄河南北、大江上下,大学校园里激情涌动,志愿者的旗帜迎风飘扬,一支支小分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

      废墟旁、帐篷里,在医院、在安置点,余震时有袭来,危险仍然存在,却阻不住一个个跃动着的年轻身影---他们轻声地跟孩子讲故事,专注地给老人剪指甲,细心地为伤者擦伤口。一句句亲切的话语,一张张温柔的笑脸,一双双有力的手掌,将恐惧消除,把希望点燃,让受灾群众生活得自尊而坚强!

      没有受灾群众的任何资料,志愿者们就采用拉网式的排查方式,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行为来确定其心理状况。一些儿童在地震中受到惊吓,志愿者就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带他们做游戏、做操、放音乐、讲故事,进行集体心理危机干预,消除他们的恐惧与紧张。

      心理救援、医疗救护;抢险突击、排查隐患;维护稳定、后勤服务……在灾后救援的各个战场,到处都有大学生们辛劳忙碌的身影。

      “我要再多救几个人”“我要再多尽一份力”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四川大学所处的成都市,既是遭受地震灾害的前线,也是抗震救灾的大后方。学校组织抗震救灾青年突击队奔赴重灾区都江堰市,参加抢险救灾工作;15名外语专业研究生志愿者,赴灾区为国外媒体提供翻译服务;200名志愿者分为8组,组成“危机干预服务队”,为灾后受难群众提供心理援助……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当受助群众问起这个问题,这些年轻人的回答都是一样:志愿者!

      志愿者的无私奉献赢得了灾区人民的心,也赢得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赞赏。

      北京城市学院大二学生熊述娟回乡期间遇上地震,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5月18日,她正在救助点安抚一位老人,一转身看到胡锦涛总书记向她走来。胡总书记握着熊述娟的手,对她的坚强表现和奉献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她为更多受灾群众做好心理抚慰,帮助大家增强信心、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永不放弃,今后无论做什么事,哪怕只有一点希望,我也不会放弃。”熊述娟的话,说出了志愿者的心声。

    泪水中透出与灾区人民共患难的坚韧――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

      5月19日晚9时,南京大学北大楼草坪前,1000多名手捧蜡烛的学生默默肃立,听不到一丝嘈杂声,只有烛光在风中跳动;看不到一个组织者,只有肃穆在空气中荡漾;找不到一个指挥者,只有国歌在反复地轻轻播放。

      哀悼日里,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近2000名学生不约而同地穿上了黑色的衣服,系上了“黄丝带”。他们说:“‘黄’是一种安全的祝福,‘黄丝带’则表示平安归来。”

      短短的3分钟,让人们品味坚强。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大三学生瞿定荣的家在北川,他父亲正在废墟瓦砾间指挥救人,母亲至今生死未卜。“突然而来的灾难,带走了我们的亲人,毁坏了我们的家园,也让我们曾经绝望,泪流满面。希望遇难的亲人在天之灵早日安息,希望父老乡亲早日振作起来重建家园。我相信,还在废墟里的人们会不断创造奇迹。”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绽放出从未有过的微笑,迎接一个不屈服的明天……”

      5月20日,全国哀悼日第二天,这篇出现在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上的帖子《我们都是汶川人》,迅速成为复旦校园里最流行的原创诗歌。

      “地震了,汶川不哭,四川不哭,中国不哭,我们不哭。献血,捐款,安抚我们身边来自灾区的同学,还有无尽的祈祷和祝福,请让我们在大后方做这些我们能做的事情。”这样一个饱含深情的帖子在各大高校

      BBS上被无数次转载,上万条跟帖凝聚成一股股温暖的力量。

      “请放下你手中的电话,不要再向灾区拨打,因为这个时候灾区的人,正需要紧急联络救援的单位,联系自己失散的亲人,为灾区人民节约一些通讯资源吧。”这样一条短信在万千大学生中转发着,应者云集。

      东北大学机械学院的周扬是一名四川籍学生,家中房屋在地震中倒塌了,然而在接到学校500元补助时,他执意将这500元返还学校:

      “还有比我更困难的学生,他们更需要这些。

    责任和担当是悲痛中的领悟――

     

      “我能做的就是做好眼前每一件事,完成每一个课题,做好每一个试验”

      家中多位亲人遇难,北京师范大学川籍学生李钢并没有倒下去,他出现在学校组织的专业心理培训的课堂。“不能被悲伤一直笼罩,可以做的事有很多,我要利用暑假返乡的时间,帮助家乡父老解开心结。”

      在经历了山崩地裂、家园被毁、痛失亲人的恐惧和悲伤后,中国的年轻一代迅速成熟起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厚重,勇敢地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四川德阳市东汽中学为拯救学生献出生命的教师谭千秋的女儿――北京大学法学院二年级学生谭君子,从去世的父亲身上,领悟到亲情的可贵和人生的责任。

      她撰文写道:“对于我的爸爸,我要代替他撑起这个家,照顾好阿姨和妹妹,这是我爱他们的方式,也是我回报爸爸的方式。”

      亲历了地震的西南科技大学大一学生聂艳,在灾难后内心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她和同学们变成了相依为命的亲人。

      聂艳说,我和同学们会一生彼此宽容,珍惜这份友谊。过去,我们总习惯于依赖父母和老师,而这次经历让大家明白了,人生的许多艰难险阻要独自去承担。

      地震两周后的清晨,未名湖畔、清华园内一如既往,勤奋的学子重复着往日的轨迹,更加坚定地踏着足下的每一步。

      清华博士研究生于潇翔说:“我能做的就是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完成每一个课题,做好每一个试验。”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王云鹏说:“对于死难者最大的慰藉,就是我们生者的坚强,我们只能愈挫愈勇,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是一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三学生吴迪说:“挺直脊梁,我们向遇难的同胞们保证,用实际行动完成你们未竟的事业,发奋学习,立志报国。”

      青年学子发自内心的话语振聋发聩,催人奋进,在当下的大灾大难面前,给人以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信心。

      多难兴邦,坎坷育人。

      短短几个月,冰雪灾害、拉萨3?14事件、奥运火炬传递受阻、汶川大地震都在宁静的大学校园掀起波澜。在一系列重大考验面前,这些曾经被担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过度沉湎于个人世界”的大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新加坡《联合早报》撰文指出,灾难使中国年轻一代变得成熟,改变了不少成年人“都市独生子女具有很多缺点”的成见。他们知道伸出援手,知道承担责任,知道作出奉献,知道扶助弱者。

      在灾难中成长,在痛楚中坚强,经历这次大地震的中国大学生,正在更快成长、成熟。历史不会忘记,在21世纪初这场大灾难中,中国大学生合力奏响的青春之歌。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5日第1版